损失或达892亿,澳煤预计减产20%!俄蒙印加煤炭
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的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大国,2019年澳煤炭出口达3.96亿吨,同比增加944万吨,增长2.4%。但受到疫情暴发、全球能源转型、中国推行煤炭进口多元化等主要因素影响,澳煤炭产业前景一片黯淡,甚至已经到了减产的地步。
一、损失达892亿!澳大利亚煤炭产量将减产20%
据中国煤炭报报道,2017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麦凯(Mackay)海岸附近的运煤船队伍总是望不到尽头,在港口等待装煤的船一度达到70多艘,但是现在只有12艘,创下了历史新低。
然而,澳昆士兰州政府对该国煤炭产业充满信心,近日还出资购买了达林普尔湾基础设施(DBI)9.9%的股份,这是一个大型煤炭出口码头。只不过,当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成功启动DBI项目上市后,DBI的股价却下跌了16%,这表明投资者并不看好澳煤炭产业的前景。
事实上,越来越多信号表明,澳洲煤炭产业已经开始进入衰退期。今年5月,拥有1.2万亿美元资金的挪威政府养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就拒绝了对2家在澳开采煤炭的大型跨国公司嘉能可和英美资源集团的投资。
还警告澳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称如果该集团不剥离动力煤资产的话,该基金将抛售其持有的必和必拓集团的股份。在投资者的施压下,必和必拓承诺在2年内出售所有动力煤资产,同时也表示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合适的买家。另外,力拓集团也于2018年出售了其最后一个在澳大利亚的煤矿。
不久之前,热衷投资澳煤矿资源的嘉能可(Glencore)发布了最新年度投资信息,宣布将有计划地减少煤炭业务,力争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且将该公司2022年煤炭产量预计数字1.4亿吨下调至1.15亿吨。
据澳洲发布一份能源资源展望报告指出,预计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澳炼焦煤出口额将暴跌35%至220亿澳元,对应的出口量下跌5%;澳动力煤出口额将暴跌29%至150亿澳元,出口量下跌约7%。经过计算,如果两大煤炭出口按预测的情况下滑,那么澳将损失179.6亿澳元(约合89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中国煤炭报指出,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未来几年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将显著下降,最多可能下降20%。
二、澳大利亚四面楚歌!俄蒙印加"抢占"中国市场
需要一提的是,中国买家不再青睐澳煤炭,对该国煤炭行业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今年9月22日,中国首次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零排放),随后加强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环保项目检测,可惜的是澳煤炭屡次不达标。
据统计,今年11月前三周澳洲煤炭对华出口已经暴跌了96%,当下我国港口滞留了82艘载运880万吨、价值估计为11亿澳元的澳洲运煤船,但这些澳煤能否顺利清关仍是未知数。
于是澳煤开始炒作,称我国对澳煤炭实施不合理的限制令。对此,12月15日中国方面也回应道,我国相关部门是依法依规对一些澳大利亚输华产品采取相关措施,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也是对中国国内产业和消费者负责任的行为。
此计不成,又有一计。《澳洲财经见闻》12月25日报道,因为中国限制澳煤炭进口,所以国内多地"拉闸限电"。但事实只是我国能源改革期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措施罢了。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原煤产量34.8亿吨,煤炭进口量2.6亿吨;其中,从澳洲进口煤炭7000余万吨,占中国用煤总量的约1.9%。换而言之,这区区1.9%就能让中国多地"电荒",澳洲也太过高估自己的实力了。
况且,不少煤炭大国正急着"接替"澳大利亚在华市场份额。11月底,中国与印尼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煤炭供应协议,采购煤炭数量2872万吨,金额14.67亿美元。2020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华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长10%,达到1625万吨,该国还提出,到2028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煤炭将达到每年5500万吨。
今年9月份,中国对蒙古国煤炭进口量猛增至465万吨,当月蒙古国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供应国。就连加拿大也来凑热闹,该国最大的多元化自然资源公司泰克资源(Teck Resources)表态,明年计划对华出口750万吨煤炭。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