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矿委周报 | 本周矿业新闻(11.18-11.22)

01
本周矿业新闻摘要
国内新闻

第四次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第四次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新进展,分析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区域地质调查改革任务,促进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介绍了在区域地质调查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广度和精度提升、基础地质研究、标准改革、成果服务、国际合作及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

会议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后一段时间将科学谋划国家地质填图工作,着力构建央地合作共享新机制,加快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用户友好的优质服务产品体系、高标准严要求的高水平管理体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体系。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习近平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贺信

值此“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之际,向各参研参建单位和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你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人员的自信自强和使命担当。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用好这一重大科技装置,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4年11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湖南平江地下宝藏:2000米深处的“金脉奇迹”

湖南平江县万古金矿田的这一发现,无疑是地质勘探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地下2000米以上的深度地层中,超过40条金矿脉的发现,不仅展示了地球深处的丰富宝藏,也体现了地质勘探技术的先进性。金品位高达138克/吨的数据,更是令人瞩目,这意味着该地区的金矿资源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探矿核心区累计探获的300.2吨黄金资源量,对于提升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黄金储备和矿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现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可能对全球黄金市场产生影响。

这一“金脉奇迹”的发现,是地质勘探团队辛勤工作和科技创新的结晶,也是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次深刻诠释。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宝贵资源。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煤炭进口屡创新高:揭秘中国煤炭大国的进口之谜

近年来,中国煤炭进口量持续攀升,2023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并在2024年继续这一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煤炭3.89亿吨,同比增长11.9%。这一趋势不仅令人瞩目,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煤炭生产力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还要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煤炭?以下为您揭秘这一行业热点。

平衡煤炭资源错配、有效降低用煤成本、弥补煤炭品质与需求差异、调节煤炭市场价格与供需平衡、保障能源安全与战略储备。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力世界第一的大国,之所以还要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煤炭,主要是为了平衡煤炭资源错配、降低用煤成本、弥补煤炭品质与需求差异、调节煤炭市场价格与供需平衡以及保障能源安全与战略储备。这一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并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工信部修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管理暂行办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发布了新版本。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的管理,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明确了一系列旨在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新规定指出,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了30%,这一调整不仅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更促使资源向具有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集中,从而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进程。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江苏省地质四队积极服务苏州市文明探源工程
首创“地质+考古”模式

近两年来,江苏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与文化考古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地质工作服务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在太湖东岸考古遗址出土石器鉴定溯源、考古发掘现场信息化建模、重点文物保护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为发挥地质工作在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独特作用做出了先行示范、探索了有益经验。

苏州市于2022年启动文明探源工程,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施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江苏地质四队积极作为,首创“地质+考古”模式,构建地质工作服务文明探源的创新机制,石器溯源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其“生命史”、完善环太湖东部地区石器拼图构建环太湖石器数据库奠定了基础,考古发掘现场“固化建档”为考古“一张图”平台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推进服务文明探源工程工作中,该队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系统谋划部署,推进措施落实。该队把服务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助力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地质职能履行的重要着力点,深入对接准确把握考古需求,整合相近专业人员成立服务文明探源专题项目组,结合需求因地制宜配备专业设备;从“地质调查+遗址分析”“地质测绘+考古发掘”“地质探测+重点文物保护”三个方面,将“地质+考古”工作目标举措明晰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矿业网)

第15届新疆矿博会将于明年7月举办

第15届中国新疆国际矿业与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新疆矿博会”)将于明年7月18日至20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新疆矿博会组委会秘书长胡耀光介绍,本届新疆矿博会以“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为主题,设有新质生产力创新馆、数字技术融合馆及室外重大装备展区等13个特色主题展示板块,集中展示了全球领先的矿业技术与装备,涉及智能勘探装备技术、采矿装备技术、智能化建设装备等,内容覆盖矿业发展全链条、全流程、全领域。目前,预订展示面积已突破13万平方米。

与往届不同,本届新疆矿博会将举办前沿科技与装备创新的全球首发仪式、全球智能矿业装备创新大赛,并重点推出伙伴联盟合作计划新模式,为伙伴企业全年度精准匹配高端资源。

(来源:中国矿业报)

国际新闻
必和必拓百亿美元提升智利铜产量
剑指年产140万吨目标

据外媒11月19日报道,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在智利概述了其铜产量提升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优化现有运营和推进新项目,将其在智利的年铜产量提高43万至54万吨。这一增产计划不仅彰显了必和必拓对铜市场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也反映了其在全球矿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战略眼光。

必和必拓美洲矿产总裁Brandon Craig在本周的智利之行中,向投资者和记者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增长计划。他表示,公司的长期铜产量目标将稳定在每年140万吨左右,这较当前水平有小幅增加约10万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和必拓将在智利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扩建项目。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智利和巴西希望加快重稀土矿开发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阿克拉拉资源公司(Aclara Resources)希望成为亚洲之外首个上下游一体化的重稀土镝铽供应商。

关键是智利的彭科(Penco)和巴西的卡里纳(Carina)能否按计划在2027年投产。

这两个项目的产量能占到目前世界镝铽产量的17%左右,镝铽是清洁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永磁的基础材料。

阿克拉拉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塞·奥古斯托·帕尔马(José Augusto Palma)本月在圣地亚哥召开的一次矿业会议上称,这两个项目的镝铽年产量可以满足800万辆电动汽车之需。  

(来源:世界钢铁协会)
南澳州穆卡尼佩岩心复查发现钛矿

金铀勘探企业马莫塔(Marmota)公司在南澳州高勒克拉通的穆卡尼佩(Muckanippie)稀土矿岩芯复查取得一个重要的钛矿发现。

9月份,佩特拉瑟姆(Petratherm)在距离穆卡尼佩东侧11公里的项目经过对以前岩心的复查发现了罗斯伍德(Rosewood)和克莱潘(Claypan)钛矿,品位在10%-50%,这是促使马莫塔公司决定对岩心进行采样分析的原因。

低成本的循环空气钻最大间距大约40米,从地表开始见到多个钛品位“异常高”矿段。虽然仅对已经完成的106个钻孔中的4个进行采样分析,但结果好于佩特拉瑟姆公司报道的结果。

 (来源:中国矿业报)

澳大利亚大孟谷斯铜矿钻探见富矿

雷内加德勘探公司(Renegade Exploration)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克朗克里地区的大孟谷斯(Greater Mongoose)项目钻探见到该项目迄今为止最佳见矿。

钻探结果基于手持荧光分析仪(pXRF)、强烈“红岩”蚀变肉眼观察以及深部可能存在欧内斯特·亨利型(Ernest Henry)富磁铁矿的分析。

主要见矿情况为:在55米深处见矿107米,铜品位0.62%,其中在59米深处见矿7米、铜品位2.06%,在115米深处见矿13米、铜品位1.01%。位于该孔以南的第二个孔在3米深处见矿105米,铜品位0.51%;其中在39米深处见矿22米、铜品位1%;在89米深处见矿13米、铜品位0.82%。

(来源: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将迎来8000万美元铝箔厂项目

近日,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子公司塞得港工程公司(Port Said for Engineering Works)宣布,将与一家未公开姓名的中国投资者携手,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共同建设一家价值高达8000万美元的铝箔厂。这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获得批准,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启动建设。

据悉,这家铝箔厂的初始产能设定为每年6万吨,而到第一个运营年度结束时,产能有望增加至10万吨。这一雄心勃勃的扩产计划不仅展示了项目方对埃及铝箔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坚定信心。

(来源: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

地缘局势升级,金价连续三日走高

11月20日,周三,在避险情绪显著升温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数据显示,现货黄金价格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攀升,最终收涨0.69%,报2650.15美元/盎司。这一涨势不仅彰显了黄金在全球市场动荡时期的避险价值,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当前地缘局势不确定性的担忧。

周三,全球金融市场再度受到地缘局势升级的波及,乌克兰使用盟友提供的武器对俄罗斯发起袭击,这一突发事件迅速加剧了俄乌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聚焦于这一动荡区域。作为对此的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降低了核政策的门槛,这一强硬姿态无疑为全球市场增添了一层浓厚的避险氛围。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蒙古国新闻

蒙古国议会将审议《核能法》并决定铀矿项目税收问题

蒙古国议会本周将进行《核能法》最终审议并正式通过。

根据该法案,蒙古国将与法国共同实施铀矿项目,并从中获得基本的矿产资源税5%、特别矿产资源税5%、递增矿产资源税10%。此外,还将收取法人所得税25%。项目工作组负责人、议员B.普尔德多尔吉表示,还将获得10%的优先股。

关于卓布其敖包项目,蒙古国将不参与股权投资,而是选择通过税收方式获取所有利润。

然而,目前由于2010年11月政府决议将铀矿黄粉末纳入最终产品名单,因此无法从中收取增值税。如果蒙古国希望从该项目中获取所有税收,就需要将铀矿黄粉末从最终产品名单中删除。

(来源:蒙古国投资网 )

针对中方回复

蒙古国加速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

跨境铁路建设

蒙古eagle网11月13日报道,在今天即11月13日召开的蒙古国政府工作会议上,听取了工业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图旺所作的关于中蒙边境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建设工程的协商进展情况。
报道称,蒙古国政府总理罗·奥云额尔登于今年十月会见了中国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等。应奥云额尔登总理在会谈中提出的请求,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于2024年10月28日致函工业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图旺,向蒙方正式作出了回复。


      主要包括稳固保持中蒙双方合作历史、稳定的法律环境、良好的经济效益条件等内容,同时,还涉及了建立长期的贸易合同、提升煤矿产能,以及跨境铁路的连接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相关的工作组已展开了对部分法律法规修订前的准备工作。他同时还强调指出,随着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杭吉—满都拉、西伯库伦—策克、毕其格图—珠恩嘎达布其等跨境铁路建设项目,以及其它的建设项目都将有可能实施。同时这也将推动蒙古国的煤炭出口量达到1.2亿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升至1万美元。

(来源:蒙古格日)

重磅!蒙古国将修订投资法

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外国投资

蒙古国政府召开例行会议,决定在经济优先领域吸引外国投资。

由副总理陶·道尔吉汗达率领的工作组正在开展工作,以制定投资法修订案,向政府汇报,并将其提交给国家大呼拉尔。投资法修订案致力于保障投资环境稳定,支持投资,保护投资者权利和合法利益,完善投资保障,完善和简化对投资者的支持和政府服务。

其中包括:-根据良好的国际惯例,改善对投资者的保障;-建立保护投资者权益委员会或解决投诉体系;-确保投资者与国家之间通过国际仲裁解决争端的权利;-所有政府机构的职能中包括履行保护和支持投资的职责;-通过税收法协调税收优惠问题;-消除重复的国家计划内检查;-简化稳定证书的发行标准,为电子发行创造条件。该法的实施将创造舒适的投资环境,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刺激再投资、增加资本流动和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创造条件。通过在经济优先领域吸引外资,增加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增值产品出口,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实用知识,促进创新,将提高蒙古的竞争力。此外,增加稳定的就业机会将提高家庭收入,提升生活质量。

(来源:多彩蒙古)

02

本周矿业新闻详细内容



亚矿委周报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媒体,由亚矿委收集编译,仅作交流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果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