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训:就矿找矿论的实践效果与理论意义
朱 训
就矿找矿,是指依据已知找矿线索(就矿)而开展的一种地质勘查(找矿)活动。实践证明,就矿找矿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40年前的1982年5月7日,我在《地质报》发表《论就矿找矿》,第一次将就矿找矿从哲学层面上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这既是矿产勘查工作中在已知找矿线索地区开展找矿的一种重要找矿方法,更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确保能源资源安全。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中着重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这为新时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出了新的使命,带来了强劲动力,昭示着新时代地矿行业的又一度春天。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纪念“就矿找矿论”诞生40周年,显然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就矿找矿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是历史的传承
古往今来,一直就有就矿找矿。2700多年前《管子·地数篇》:“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便是就着山上矿苗去找地下矿产的历史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地质人力量有限,还没有采用一系列先进找矿方法,不可能在大面积国土范围内开展新区找矿;加上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所急需的资源如果依靠在新区找新矿也是“远水不解近渴”;所以在相当长时期,就矿找矿都是我国主要的找矿方法和指导方针。当时,国外也是这种情况,全球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20个特大型矿床,有12个是在老矿区周边找到的。
(二)问题提出是时代的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探明资源供不应求。同时,随着地质事业飞跃进步与普查勘探工作不断深入,露头矿和近地表矿陆续地被发现,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运用先进的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来找寻隐伏矿及半隐伏矿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显见的成效。于是,行业界一时出现了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就矿找矿过时了,主要靠经验找矿不行,应该用先进地质理论技术方法找矿;二是认为应该到新区找矿,老矿点大多已勘查过了,没有多少“油水”了,就矿找矿难有作为了。
这就带来很大的思想困惑:就矿找矿真的过时了吗?今后还要当作指导方针或找矿方法吗?对此,我总结古今中外找矿经验特别是在江西的工作实践,得到的认识则是:第一,就矿找矿与新区找矿是两条并行不悖的找矿途径。新区找矿要开展,就矿找矿还有潜力。第二,就矿找矿和运用先进地质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找矿并不矛盾。就矿找矿和新区找矿都需要有理论指导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再者,在已知老矿点和老矿区找矿挖掘资源潜力,能节省发现新矿点新矿区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我提出:就矿找矿作为重要找矿方法和指导方针,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长期有效!就矿找矿与新区新点找矿并行不悖,积极开展到新区新点找矿的同时,要继续重视在老区老点就矿找矿工作,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实行“两条腿走路”。
(三)问题提出有理论支持
第一,从成矿地质条件来看,一个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矿床,往往需要其所在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具有良好成矿条件的地区往往具有较大的空间氛围,因此在已知矿床,所在的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的地区范围内就有可能找到类似的矿床。
第二,从哲学理论来看,任何矿床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但认识矿床的客观地质情况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就矿找矿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对找矿对象进行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
第三,从经济效益原则来看,在已知矿床周围找到新的资源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远比找一个新矿床,建设一个新矿山要少得多。
(四)问题提出有实践基础
就矿找矿,有丰厚扎实的找矿历史实践的基础。一是有大量的可供进行就矿找矿的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群众报矿找矿运动,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矿点。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航空物探、地面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扫面等,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各种各样的异常。新世纪10年地质大调查,又新发现1100个矿点,新圈定2.6万个化探异常和2400个高精度磁测异常。在已经进行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成千上万个矿山中,由于当时工作手段、探矿经费、探矿时间的限制,认识能力、理论知识和经验不足,可能存在大量的资源潜力有待被发现、被探明,可供就矿找矿选择的余地和潜力巨大。
二是可以利用的就矿找矿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如古代采矿遗迹、地表矿化露头、表露矿化蚀变带、物探异常、化探异常、重砂异常、就已知矿找共生矿、老矿山深部及周边地区等。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间接的找矿途径,如含矿指示植物、找矿标志矿物、含矿地层、含矿岩石(找金刚石的镁铝石榴子石、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等。
随着地质找矿实践日益丰富,就矿找矿实践的道路不是越来越狭窄而是越走越宽广。第一,通过评价已知矿点,检查各类异常或根据其他线索来发现矿床。第二,在已知成矿远景区(带)或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周围寻找同类型的新矿床。第三,通过在老矿区追索已知矿体在空间上的延展来扩大资源远景。一个矿床的勘探工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常常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采选能力、勘探手段和认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只达到一定的深度。而在技术进步的新的条件下,追索矿体的延深不仅需要,而且成为可能。第四,在已知矿床范围内找寻新矿体、新的含矿层位和新的矿化类型。第五,在已知矿床范围内,通过对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组分的综合评价、综合勘探来扩大资源远景。
就矿找矿论的形成过程
就矿找矿,这是古今中外找矿人的通行做法和智慧结晶。但将古今中外丰富的就矿找矿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并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则是从作者开始的一种探索。
我在江西工作期间,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2年的找矿经验,联系国内外找矿实践,于1982年发表了《论就矿找矿》一文,得到时任地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重视,迅即转化为全国地质找矿工作的整体部署,落实在地质找矿生产实践之中。《论就矿找矿》发表30年后,2012年我发表《再论就矿找矿》, 2017年我发表《就矿找矿论》。这三篇文章,大体代表了“就矿找矿论”形成过程的3个阶段。如同我后来从“就矿找矿论”提升到“找矿哲学概论”,进而又系统性概括形成“地学哲学”理论一样,都是经历了“阶梯式发展”过程。
2017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纂出版了《就矿找矿丛书》,包括《就矿找矿论》《就矿找矿理论与实践》《就矿找矿100例》《就矿找矿论文集》4册。这是全国地质战线几代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凝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就矿找矿理论的思辨和实践的效果;是对就矿找矿从实践到理论较为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论述。丛书以翔实资料、细致分析、深刻总结,展现了一幅就矿找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画卷,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博深厚重的找矿典籍。这套丛书于2017年10月28日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特等奖。
就矿找矿论的实践效果
就矿找矿不断在实践中产生巨大资源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一,资源储备实力大大增强。
通过就矿找矿,上万处矿山扩大资源远景,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原国土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68项勘查类项目,有14项新增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有39项新增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有63项新增资源量达到小型矿床规模。一些老矿区找共生矿也取得突破,如在内蒙古大营“就煤找铀”探明具有世界级规模大铀矿;在河南豫西“就煤找铝”找到大型铝土矿;世界级资源基地湖南花垣铅锌矿,远景资源量超过70亿吨的辽宁大台沟铁矿,世界第一大钨矿江西大湖塘钨矿……就矿找矿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第二,老矿山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就矿找矿,有数十种矿种的上千处矿山大幅新增了探明储量,进一步丰富了国家资源储备,增强了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的保障能力。总结100个成功案例,新增探明储量的矿种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铀、铁、锰、镍、铬、金、银、铜、铝、铅锌、钨、锡、钼、锑、铌钽、稀土、锂辉石、铝土矿、磷矿、石墨矿等28种;新增储量:原煤52.89亿吨、铁矿石10.5亿吨、锰矿石1125.7万吨、铬铁矿54.3万吨、铜金属量327万吨、铅锌金属量848.9万吨、铝土矿1640.6万吨、钨金属量40.8万吨、锑金属33.3万吨、金668.69吨、银8540.8吨、高岭土20987.2万吨、磷矿石量27261.2万吨、石墨289.5万吨、锂2664吨、铍7004吨……
第三,大批危机矿山,获得新生。
通过就矿找矿,一大批危机矿山因获得新增探明储量和接替资源而焕发青春,避免了“矿竭城衰”的发生。230多个专项安排的危机矿山勘查项目,不仅对这些老矿山资源家底有了新认识,而且新增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2种;新增探明储量的矿山有218个(其中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的有48座,达到中等矿床规模的有76座,达到小型矿床规模的有94座),服务年限平均延长17年,稳定直接就业60多万人。
第四,经济潜在价值巨大。
就矿找矿实践中,由于众多矿产新增了大量探明资源,从而带来了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仅危机矿山就矿找矿新增资源量静态工业产值高达24601亿元,新静态厂利润4645亿元,静态税收5288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就矿找矿论的理论意义
就矿找矿论,进一步丰富了找矿哲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
(一)找矿哲学是研究地质找矿规律、指导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理论武器。找矿是对地下矿产情况进行反复探索才能获得成功的过程。就矿找矿不仅更加明确地回答了通过什么途径找矿的问题,丰富了找矿哲学的内涵;而且强调要发挥地质理论对就矿找矿的指导作用;强调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找矿手段;强调正确处理就矿找矿与新区找矿的关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起来,回答了如何去找矿的问题,丰富了找矿哲学方法论体系。
(二)“就矿找矿论”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认识一般事物,要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对深埋地下矿床的正确认识,就更是如此。就矿找矿论,从不简单地终结找矿实践,以“继承-创新-集成-验证”的过程体现就矿找矿系统观,以“观察-分析-综合”紧密结合体现就矿找矿方法论,表现出极其生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探索无止境、认识无穷尽的过程,鲜活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与矿产勘查科学紧密结合,并指导应用于找矿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
就矿找矿源远流长,地矿事业方兴未艾。就矿找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一直在路上。新时代,我们有了新起点。来自实践用于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的理论,充满活力。就矿找矿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应当坚持自觉地把就矿找矿当作重要的找矿方法和指导方针,努力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本文刊登于2022年10月28日《中国矿业报》第1版)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