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 美国大选结果对大宗金属市场的影响及对我国战略性金属矿产品市场的影响
近日,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时隔四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同时,共和党控制了参众两院。新当选的特朗普政府的施政纲领将对美国本土经济、全球发展格局和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继而严重影响全球能源、大宗商品、金属矿产品乃至“三稀”金属的整体供需格局。
新任特朗普政府对全球经济环境及中美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宣布任职后对能源及大宗金属商品的影响
大选结果当天,美元上行,黄金暴跌,大宗商品震荡起伏。目前分析,美国政府完全被共和党控制,特朗普更能肆意执行其施政纲领,大概率将降低在欧洲与中东的政治及军事介入,执行“美国是美国人的美国”,更加聚焦中国对抗政策,全球“割裂化”进程更加明显。欧洲与俄罗斯,以色列与伊斯兰国家这些地方的冲突可能变相加剧。制造业回国带来的资源需求以及全球资源国的“站队”将导致能源及大宗金属商品全球格局发生深远变化。
(一)美国传统能源行业受益,中国或陷“两难”境地
特朗普政府提出提振传统行业景气度,支持传统能源生产与开发,削减绿色补贴的目标,根本目的就是鼓励产业链缺失的制造业“回国”,补齐美国工业制造产业链条缺失的短板,以便在与中国实施全前面、充分的竞争。期间,美国的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行业或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刚刚其国内刚刚兴起的绿色能源行业则将承受巨大打击。而美国本身又已经推出了“巴黎协定”,也就是说,美国不受联合国碳排的制约,其实际目的是使得中国“腹背受敌”、“左右为难”。一边是欧盟大力推行且几近全面实施的碳关税,一边是美国对传统能源的“鼎立支持”。毕竟中国的能源结构未来仍将以化石能源作为主要结构,如何在离不开传统能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如果处理不当,中国能源行业将面临被遏制乃至重新洗牌布局,后果不堪设想。
(二)美国“制造回国”策略或致全球大宗金属商品格局巨变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中就主要强调了“制造业回归”的策略。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业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回归”对于如有色基本金属和钢铁行业而言,就行业本身恐影响不大,但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强势美元将致以人民币购买力下降,我国企业进口商品的成本太高,继而进一步打压我国金属冶炼及加工延展业的行业利润,造成部分企业减产停产。例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6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延展业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利润为-341亿元,同比下降256%。如果铁矿石进口成本持续偏高,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影响中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而对于其他小金属商品行业,“制造回国”意味着美国准备着力打造其他小金属,特别是被其国家列入关键性矿产资源名录的金属商品的产业链布局,其着重强调的“回国”成为美国在其国内实施“补链”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就是在于减少其相关金属行业对中国相关金属产品进口的依赖。美国此举势必将导致其利益相关方或联盟成员的导向或转向,对中国相关行业原料供应实施打压或短供断供,其中,尤以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亚洲部分亲美国家为重点,从而导致多年来中国需求支持下的全球大宗金属商品供需格局产生巨大变化。
(三)“三稀”金属行业发展更加“割裂化”
自然禀赋的原因使得“三稀”金属矿产资源全球分布极不平衡。例如:全球70%以上的钴只存在于非洲的刚果(金)、全球90%的铌只存在于巴西一国、近六成的铬存在于南非和哈萨克斯坦,近四分之三的锰(潜在资源量)只富集于南非等。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在制造回国和减少对人工智能(AI)限制等政策的“号召”下,精密制造、高端制造和高科技行业势必将受刺激“三稀”金属商品市场资源竞争加剧。我国原有的资源保障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我国优势金属的钨、稀土等产业,将面临被美国完善产业链后的整体竞争,原有的产业链金属分离和加工优势将在数年后被弥补。因此,在美国制造回国和减少人工智能限制后的对相关资源的竞争加剧的最终后果将是以“三稀”为代表的金属矿业品种未来发展的全球产业链布局被打破,产业发展割裂态势明显。
作者:左更中国五矿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
顶一下[0]